Science:论文署名改为诺奖得主 接收率飙升50%

论文被接收的过程往往充满曲折,甚至让人十分痛苦,这是许多科研人员都曾有过的经历。大家都在为如何提高论文被接收的概率而绞尽脑汁。9月13日,Science的“科学内幕”专栏发表文章指出,提高接收率确有“套路”:有科学界的名人署名,更有助于论文的发表。

这篇报道引述了一项最新研究结论:如果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是无名之辈,只有9.9%的评审人愿意接收;同样一篇论文,如果改成由诺贝尔奖得主署名后,被接收率竟飙升至59%。

“富者愈富,穷者愈穷”的“马太效应”正在科学界上演!

论文发表的“马太效应”

什么是“马太效应”?

“马太效应”是社会学家Robert Merton和Harriet Zuckerman在1968年创造的一个术语,用来描述地位高的研究人员往往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,例如那些已经获得许多引用和资助的人。

强者愈强、富者愈富。对这种优势积累效应的阐述,可以追溯到《圣经·马太福音》里的这样一句话:“因为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。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”这种现象也由此得名。

论文发表,也是有“马太效应”的。

一篇论文如果有知名的专家学者署名,相当于专家学者用自己的学术声誉为论文内容做了“背书”。这会让审稿人放心很多。

毕竟,编辑和审稿人都不一定是某研究领域小圈子里的同行,未必能对一篇论文里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等做出准确的判断。要完全弄清论文中各项内容的正确性是一个大工程,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这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
所以,在对论文研究领域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,编辑和审稿人也会有点“心虚”。

于是,在学术界就有了一个常规操作:审稿人通常会用各种方法去“人肉”论文作者的履历。

他们达成一个共识,越是有名气、论文越多、引用记录越高的作者,其文章内容越是靠谱,审稿过程中对这类作者会出现明显倾斜;而那些在网上查不到任何背景信息的科研人员,就很让人存疑。

发表的论文越多,新作就越容易发表,成功的结果带来更多的成功,这种优势积累效应会让有科学成就和声望的作者拥有“光环”。他们成为最大赢家,不仅不愁发表论文,还会因为发表的论文数量、期刊级别获得更优厚的职位和待遇,从而拥有更好的科研条件,例如获得资金支持和终身教职等。

这多少有点“劫贫济富”那味儿了!不幸的是,发论文看“出身”的怪象在科学界已十分普遍。

对照研究:诺奖得主VS博士生

为了验证科学界的“马太效应”,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金融学教授Jürgen Huber领导的团队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研究,并发现了地位“偏见”的有力证据。

金融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(影响因子8.222)的编辑给3300多名潜在的审稿人发送了电子邮件,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审查一份投给该期刊的经济学研究文章。

为了评估作者声望对论文评审意愿的影响,这篇文章设定了两位作者,都来自美国查普曼大学,但两位的学术地位和声望相差悬殊。

一位作者叫Vernon Smith,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,去年在谷歌学者网站上拥有超过54000条引文。另一位作者叫Sabiou Inoua,是Smith以前的博士生,去年只有42条引文。

这些被潜在参与实验的审稿人收到了三种署名形式的文章:第一种只有Smith,把他列为通讯作者;第二种只有Inoua;第三种则是匿名。

这时候,作者的“光环效应”就显现出来了。

Smith的突出地位和声望似乎影响了大家的反应。从反馈信息看出:在收到只有Smith署名文章的研究人员中,38.5%的人接受了评审邀请;在收到未署名文章的人群中,这一比例为30.7%;而收到的文章作者名字是Inoua的人群中,只有28.5%的人接受了评审邀请。

由此也可看出,在论文评审环节,论文作者如果寂寂无名,那还不如匿名送审的结果。

本月初,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同行评议和科学出版物大会上,该团队报告说,最终有821名研究人员同意参与评审。

为了避免在这项研究中出现偏见,该团队采取了进一步的实验,也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在313名最初未收到有作者姓名的自愿审稿人身上。

团队随机在三份稿件中挑选一份分配给他们进行审稿。三份稿件分别为:第一份只署名Smith;第二份只署名Inoua;第三份匿名。

团队还告知审稿人,他们的评审将是一项实验的一部分,该实验会邀请多个同行评审,而非通常的2~3个。但团队没有透露研究的总体计划,以免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。

实验结果显示,Inoua署名的版本,只有9.9%的审稿人推荐接收该版本(建议轻微修改或完全接收)。而Smith署名的版本获得了审稿人的最高评价,他们称赞文章包含了新的信息和有数据支持的研究结论,被接收率高达59%。

这项研究样本量巨大,而且具有随机性,得到的测试结果也更具说服力。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、《研究诚信与同行评议》主编Mario Malički说,“能招募到这么多研究人员参与评审简直‘令人难以置信’,这是我们见过的关于论文发表偏见的最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。”

研究结果于9月9日发表在预印本平台SSRN上。一位团队成员对实验结果表示担忧,他在国际同行评议和科学出版物大会上说,“这项研究结果令人很不安。”

因斯布鲁克大学Christian König-Kersting博士则表示,“相同的工作不应当因作者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,因为这会使得年轻和不知名的研究人员很难在学术中迈出第一步。”

无名之辈的出路在哪?

除了名气大小以外,审稿人的“偏见”可能还来自于种族或地理出身的不同。

在König-Kersting看来,之所以有更多的审稿人选择了Smith那篇文章,可能还因为Smith这个名字听起来像美国人,也是白种人;而Inoua来自非洲的尼日尔,皮肤黝黑。

发论文看作者“出身”的风气不加以制止,只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。

“光环”积累越多的“大咖”,可能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占据期刊的大量刊发资源,让那些无声望和地位的作者更难有所作为,也更加默默无闻。这无疑会打击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对科研的兴趣。

实际上,有些人很早就掌握了“抱专家大腿”这个“通关”密码,于是想方设法地与同行中的知名专家学者合作,也因此尝到了不少甜头。

对科学可持续发展而言,这种投机取巧不可取。科研人员还是应该在学术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,经过精心“打磨”的科研成果一定会发光的。当然,前提是在公平公正的论文评审机制下。

论文评审机制出现问题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。在评审过程中,编辑和审稿人往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。

那么,新手如何才能拥有出头之日呢?

研究出版偏见的研究人员提出,应当建立作者和审稿人身份都被隐藏的“双盲评审”制度,可能会减少“马太效应”的发生。

但在König-Kersting看来,这种策略可能根本不起作用,因为审稿人通常可以从预印本或学术会议报告中找出作者。

专家建议,还是应该在期刊审稿制度上下功夫,加强和完善“三审制”——即编辑初审、同行评审、主编终审,限制编辑的“生杀大权”,要建立规范、公正的审稿体系,从看作者“出身”到重视学术内涵转变,真正做到“退稿”不“退人”。

您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变这一现象,欢迎在评论区讨论!

参考链接:

https://www.science.org/content/article/reviewers-award-higher-marks-when-paper-s-author-famous

推荐阅读